【太平洋科技快讯】据央视315晚会曝光,当下电子签借贷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在多个平台的短视频评论区中,“电子签”一词高频出现,吸引了不少急需资金周转的用户。然而,这种看似便捷的借贷方式背后却暗藏高利贷陷阱,引发广泛关注。
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因资金需求,分别通过借贷宝和人人信平台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欠条和借条。洪先生借款5000元,实际到账仅3500元,7天后却需偿还5000元本金及1500元利息,遭遇了典型的“砍头息”和高利贷。王女士借款30000元,到账14000元,16000元被以利息名义扣除,同样陷入高利贷困境。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借贷双方在平台上签署了正规的电子签协议,但实际交易却并未在平台内进行,而是通过私下转账完成。多位借款者反映,遭遇高利贷和暴力催收后,因无法获取放款人的真实身份信息,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更令人震惊的是,人人信平台的产品经理透露,许多放款人通过假账号规避法律风险,甚至使用去世者的信息注册账号,平台所谓的“实名认证”形同虚设。